A01-1. 自序 - 中學母校鳴遠中學 & 大學母校中山醫學院
中學母校 - 鳴遠中學 ( 調景嶺 )
我是香港僑生,從小在九龍的一個依山傍水、景色幽美、富有人情味、就像桃花源般的調景嶺長大,在1987年(民國76年)從香港直接保送到中山醫學院醫學系後,就隻身來到台灣並開始踏入一段孤獨、卻有挑戰性的人生旅程。由於我是申請公費留學,規定在大學七年畢業前,僅有大三寒假能夠回家鄉一次,因此每逢除夕倍思親,大部分的年夜飯,我是無奈地跟一、二位沒回家的僑生圍爐渡過。
大學母校 - 中山醫學院 ( 台中 )
開始發現自己對整形美容感興趣,是在大三上學期上完一堂介紹整形美容的課之後。那堂課深深吸引了我,並且影響我做了選擇這一科的決定,一路走來儘管艱辛,至今仍堅持自己的選擇。在大三那年我就做了生涯規劃,然而經過大六見習、大七實習的洗禮後,我覺得身為醫師無法全面學習,真是非常可惜,並且對於一畢業就分科,然後全力衝刺於訓練與考照感到不以為然,儘管本科已相當有把握,非本科卻是陌生,程度也許僅停留在實習醫師階段,面對合併其他疾病的病患,常常是愛莫能助,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外科實習時,有位病患只為一點小病痛就會診好幾科,每個病患都這樣,醫生常常寫會診單寫到手軟,我很希望自己能多學一點,同時也希望滿足自己多一點,於是開始了一段坎坷又精彩之路。
大學一畢業,我決定先走內科,在內科這一年期間,我發現住院病人幾乎是慢性病,且大多是反覆住院而不能治癒的,不太有成就感,隨後轉到骨科。骨科對我而言較有趣,我待了兩年,後來因為感覺自己像個木匠般成天在開刀房敲敲打打,挑戰性不高而再轉外科,接下來這一年我分別在腸胃外科、泌尿外科、神經外科等接受訓練、最後是神經外科把我嚇跑了,幾乎每天三更半夜都開刀,難以兼顧家庭與健康,真不是一般人幹的工作。在此特別感謝最疼愛我的童綜合醫院童瑞年院長,他總是答應我提出的無理要求,我走了一年半小兒科,又走了一年婦產科,這時正好趕上親手接生自己的女兒,非常開心!之後,我轉入耳鼻喉科,由於當時相當熱門,我必須排隊等候下一年度的R1(第一年住院醫師),也就是說我當時是R0,辛苦挨到正式成為R1的第三個月,驚聞我的美容外科啟蒙老師郝治華醫師準備離職開業,真是晴天霹靂,我知道我也得離開了。礙於加入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必須具備專科醫師資格,我毅然決然選擇對我而言最快速取得的家庭醫學專科,並在取得執照後全心全意跟著郝醫師學習美容外科,自此圓夢,正式踏入這個追求完美且永無止境的職業,它也將是我自己未來的事業。
進入美容外科至今已進入第15個年頭,從當學徒到自行獨立,有一句話銘記在心,「師父引進門,修行看個人」,一路走來非常辛苦,點滴在心頭。微整形是一門新技術,近年來在台灣很流行,我每天在診所開刀,前後都會安插微整形的客人,這些收入反而比手術費高,舉例來說,打2cc玻尿酸只需15分鐘,收費比花1個小時開雙眼皮還高,難怪近來出現醫師出走潮,紛紛頭也不回地投入美容醫學,可以脫離健保,又不用值班,然而目前美容專科尚未得到國內政府認可,想要學到這方面的技術,就要自行加入學會、設法出國學習或有幸拜師學藝,門檻高且要從零開始,得來不易,更遑論學成後無私地教人。
本人有幸跟從大師級名醫學習了三年,並到日本考取國際美容外科專科醫師證照,打下了穩健的基礎,過程儘管辛苦,但還算順利。在我累積了經驗與能量後,進入了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,進入A醫美集團。本集團在董事長與總經理的用心經營下,分店從南到北迅速擴展,給民眾較多選擇,同時也創造很多就業機會,對醫師而言更是提供了伸展舞台,目前堪稱相當知名的醫美連鎖集團,事業版圖已逐漸拓展至大陸各大重要城市,公司也陸續回饋並著手社會公益,本人也懷著感恩之心,希望藉一己棉帛之力予以回饋。
本人於2013年6月於台灣中山大學管理學院(EMBA)碩士畢業,當月同時也出版了搶救微整形一書,將經驗與心得以圖、文方式呈現,供對醫學美容感興趣的朋友們參考,也為已加入或即將加入醫美的醫師們加油,並期盼對本書給予指教,所謂教學相長。隨著兩岸交流頻繁,美容醫學會帶著會員至對岸參與活動,逐漸開闊視野,卻也感受到自己的見識不足,因此進入安徽醫科大學皮膚科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後,今年(2014年)考進廣州南方醫科大學整形外科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,並開立都市麗人美醫診所及跟學長成立都市佳人健康顧問有限公司,正式踏入經營管理的領域,希望未來能學以致用,能夠面對挑戰,也有機會造福社會。